環境是健康長壽的首要因素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5/25 13:51:00
人的壽命長短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環境是諸因素中重要的一個因素。許多行動自如的百歲老人都生活在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山區,沒有工業污染,也沒有城市的噪聲。天然的山泉,雅靜的環境滋養著眾多的百歲老人。世界上公認的五大長壽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居住環境好?茖W家研究發現,長壽地區絕大部分均在海拔千米以上、環境清靜、氣候宜人的山區,氣溫的季節變化小,冷暖適中;云雨多,利于避暑;植被較好,空氣清新;氣壓低,可增強人的呼吸功能;尤其山區多瀑布、噴泉、雷雨和閃電,所以空氣中含有數量很多的負離子,而負離子有促進新陳代謝、強健神經系統、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長壽素”。另外,山區生態環境較好,沒有什么工業污染,也少有噪聲,只有鳥語花香和美麗的自然景觀。山區的人文氣候也非常美妙,民情淳樸,勤于并善于勞作,人與人的關系也比較和諧。加上山區水質清新,植物性食品豐富。所有這一切,都非常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長壽之鄉均氣候溫和,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長壽鄉的老人多數居住在綠樹成蔭、草木蔥郁、四季常青的農村,工業污染少,空氣新鮮。例如,巴基斯坦的罕薩,屬于高山環境,常年綠樹成蔭,是個藍天、白云、綠樹相映的地方。這個村90歲以上的老人有數百名,百歲以上的老人近百名。村里有位受人愛戴的老人阿里哈德已118歲,可是看起來卻像七八十歲的樣子。還有位107歲的高齡新郎娶了位28歲的姑娘做第七任妻子,還生了孩子。格魯吉亞的阿布哈吉亞有百歲以上的老人5 000多名。阿布哈吉亞到處是茶樹和果園,春天千樹吐翠,萬花盛開;秋天萬紫千紅,碩果累累。那紅紅的大蘋果、黃澄澄的梨、紫紅晶瑩的葡萄遍布田野。村里百歲老人同壯年們一起忙碌地收獲糧食和水果,有的百歲老婦,摘著葡萄喂孫子的孫子。又如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是世界有名的長壽鄉,這里有個叫拘卓爾長壽村,是世界上惟一沒有發生過癌癥的地方,連成人一般疾病的發病率都極低。在這個地區,超過100歲的老人比比皆是,人均壽命為120歲。他們沒有疾病的痛苦,臨終時一覺睡去,很安詳地離開人世?茖W調查研究認為,其長壽的秘密,就是這里山水好,環境雅靜。他們飲用山里的清潔水都是小分子團的弱堿性水,是從高加索山崩塌土壤中流出來的,水質清冽,味道甘純,酸堿度(pH值7.20)與健康人體液中的pH值略同,并含有稀有元素。而小分子團水,帶有大量動能,運動速度快,稱為活性水。這些活性水進入人體后,不斷地激活人體細胞,并能更多地攜帶對人體有益的養分、無機鹽和氧氣,進入細胞的每個角落,這 ,樣就能大大促進細胞的生長、發育,使人體細胞更具活力。日本水豢專家松下先生利用核磁氣共鳴儀器,對水分子中的水動態進行了觀察研究發現,水并非以一個分子單獨存在,而是以最低5個分子以上的運動著的集團形式存在著。水質鮮美可口的水分子集團都很小,并且水分子集團的水運動速度較快。最后,松下先生說:“根據查證表明,對身體有益的最具代表性的水是弱堿性的小分子團水。人喝了弱堿性小分子團水后,脂肪會被分解,僅是這點,就足以維持內臟健康。因為弱堿性小分子團水和體液很接近,而且,當水分子集團小的時候,腸內微生物的活動也會變活潑,營養代謝更旺盛。水是生命之源,水參與一切生命活動過程,它能溶解和分解營養物質,使這些物質在相關酶的作用下發生催化水解化學反應,從而使機體組織器官細胞有可能吸收、利用營養素。其次,人體內水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協助在消化、呼吸、循環和排泄過程中營養素和代謝廢物的運輸。水土好不僅養生健體,而且也有助于延年益壽!
我國六大長壽鄉也是在山區和海濱,如江蘇如皋市、廣西巴馬縣、湖北鐘祥市、四川樂山市、新疆克拉瑪依地區、遼寧遼陽興隆村等。巴馬縣的百歲老人占人口比率為76人/10萬,居世界第一。巴馬縣獨特的自然環境,滋養了眾多百歲老人。巴馬縣境內多山,系海拔較高的園洼地巖類型的山區,由于山區日照時間相對要比平原少,所以山區居民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小,體細胞引起早衰甚至短命的情況也就比平原少。此外,山區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幾乎沒有不良工業所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棄物及噪聲污染的問題。巴馬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長壽之源。專家指出,北歐人長壽與冬雪下得多和冰雪覆蓋時間長有關。北歐五國地處北半球高緯度北極圈附近,年平均氣溫不到10℃,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3月多數是下雪天,月平均氣溫在一3℃~一4℃。寒冷的氣候減緩了。人體的新陳代謝,隆冬大雪紛飛,冰封雪凍把細菌、病毒統統埋葬瀛,在雪下,來年春天多種疾病自然就會減少。日本是世界第一長壽國,其自然環境和家居環境好是一條重要原因。日本在綠化和空氣治理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全國各地幾乎到處是一片翠綠,空氣清新,負離子多,眼睛不易疲勞,更有利于精神放松。也正因為有良好的水和空氣,才能培育出無污染、無公害的動物和植物,人們的飲食大多都是綠色食品,這一切當然都有益于健康長壽。日本國民普遍養成了整潔的習慣,在日本很難找到臟亂死角。日本人習慣每天洗澡更衣,婦女婚后多數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家務,使環境與居室整潔,這對衛生保健都十分有益。我國古代圣賢名醫都十分重視環境養生保健作用,可以說古代養生家們對居家環境與人體健康之間關系的認識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他們都從不同角度論述了住宅環境與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唐代大醫學家、養生家孫思邈說:“山林深遠,固是佳境……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精美……若得左右映帶崗阜最為上地,地勢好,亦居者安!彼约壕瓦x擇了山清水秀的環境居住,一直活到百歲。依山傍水有益于人體健康。依山,在冬季,山上的樹木可減低風速;在夏季,山上的樹木可減少陽光輻射。傍水,特別是清澈的山泉流水,終年不斷,不僅用水方便,水的流動和蒸發作用又有利于調節空氣,清除濁物。
清新的環境給人以精靈和營養,此乃長壽之本,生存之源。